豚鼠(學名:Cavia porcellus)又名天竺鼠。豚鼠是無尾嚙齒動物,身體緊湊,短粗,頭大頸短,它們具有小的花瓣狀耳朵,位于頭頂的兩側,具有小三角形嘴。四肢短小,實驗白豚鼠養殖公司了解到作為選擇育種的結果,存在20種不同表型的毛發顏色,并且存在13種不同的表型毛發質地和長度。
溫帶陸生夜行性動物,取食葉子,根和塊莖,水果,花卉。具有社會性,可群居。圈養壽命平均為8年。繁殖活躍的豚鼠通常壽命較短,約為3~5年。
豚鼠繁殖率高,抗病力強,性成熟早,在出生1到3個月時,性周期短,一般為16天左右,屬于晚成性動物,即母鼠懷孕期較長,為63(59~72)天,每年可產6胎,胚胎在母體發育完全,出生后即已完全長成,全身被毛,眼張開,耳豎立,并已具有恒齒,產后1小時即能站立行走,數小時能吃軟飼料,2到3天后,即可在母鼠護理下一邊吸吮母乳,一邊吃青飼料或混合飼料,迅速發育生長。仔鼠35天性成熟,一對豚鼠一年可循環繁殖80對。它們的懷孕時間在嚙齒動物中算是比較長的,大概是50到75天。
豚鼠為全年、多發情性動物,并有產后性周期,在正常情況下全年都表現出生性周期的往返循環。在48小時之內或在哺乳期的某個時間內又可能受孕,稱產后性期或反常懷孕。
豚鼠的平均壽命在4到5年之間,據2006年吉尼斯大全記錄,最長壽的豚鼠存活了14年10個月。